今天,在世界各地奔跑的絕大多數是燃油汽車,其實它的歷史并沒有它的兄弟--電動汽車悠久.1834年,美國發明家托馬斯·達文波特制造了第一輛直流電機驅動的電動車,但由于當時蓄電池技術的制約.
加之內燃機技術逐步提高,電動汽車在1920年后失去了優勢.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歐美等國紛紛投入資金研發電動汽車,電動汽車迎來發展高峰.然而隨著石油危機的化解,電動汽車發展再次陷入沉寂.
上世紀80年代后期,人們越來越重視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電動汽車再次受到關注.199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出臺《零排放汽車法案》.
規定到2003年零排放車輛須占當年汽車銷量的10%,美國東部10州隨即仿效,出臺了相應的零排放法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抓住契機,率先推出了Impact純電動汽車,隨后開發出EV1型純電動轎車,被視為現代電動汽車的開山之作.
過去兩年里,電動汽車累計銷量和在售車型數量均實現增長.2012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大關,增長一倍以上,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超過18萬輛.許多國家設定了電動汽車銷售量或保有量目標,釋放了長期致力于汽車電動化的信號.
大家普遍認為,電動汽車是對傳統汽車革命性替代,誰占得先機,就會取得未來市場的主導權.在2012年全球插電式混合電動汽車市場中,美國占據70%,日本位列第二;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前三位依次是日本(28%)、美國(26%)、中國(16%).
美日德法等國紛紛出臺扶持政策,以拉動市場需求2012年3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電動汽車普及計劃,提出了到2022年使插電式電動汽車的價格和便利性達到燃油汽車水平的大膽目標.發展插電式電動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可擺脫石油依賴,減少污染,并推動美國汽車產業引領世界.為此,美國能源署將與州地政府、私營部門、非政府機構和學術界展開一系列合作.
目前美國已經形成了"總體戰略+一攬子政策"的體系.在戰略上,將發展插電式電動汽車確定為主要技術路線;在政策上,已經形成了激勵類、保障類、限制類政策體系.激勵類政策主要針對廠商、消費需求和研發領域提供稅收減免、財政補貼、金融支持;保障類政策主要是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研發和教育投入;限制類政策是通過提高燃油經濟性標準,以拉動市場對電動汽車需求.
推薦閱讀:
IGBT是什么?都在哪里有應用?
開關電源or線性電源,怎么使用有講究-分析原理
重要提示:光伏逆變電源必須安裝直流斷路開關
DIY一個逆變電源前級閉環穩壓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