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繼續保持了新能源汽車世界第一的市場,年度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40%;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預計市場銷量在80萬輛左右.
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接收度有所提高,但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的問題,而汽車本身的安全性、續航性、經濟性也需要解決.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如何找到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面對日漸退坡并將逐步被取消的扶持補貼政策,在新經濟常態下,新能源汽車廠商產如何在競爭中取得市場?
2016年,公共充電樁數從不到5萬個,增到年底的15萬個.我國一舉成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最快的國家.然而高速發展的背后也有著眾多行業痛點,對此廣東愛普拉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技術總監吳曉濤指出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在于充電樁的互聯互通.實現充電樁互聯互通后,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大藍海.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產品將加入汽車充電市場競爭的行業里.汽車充電將不僅僅是一個物理充電樁,更具有智能電網、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的基因和功能,新能源產業將會出現千企建樁的繁榮景象.
推薦閱讀:
看好鈦酸鋰動力電池市場前景 格力電器與銀隆
北汽新能源擬建400座充換電站 推續航400公里以上
努爾·白克力:力爭“十三五”末“三北”棄風棄
充電樁的未來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