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小功率光伏發電系統中電壓源型逆變電源不能升降壓運行、直流側需要大容量電解電容的問題,提出一種新型無電解電容單級Buck-Boost逆變電源。
該逆變電源具有升降壓能力,不僅電路本身不含電解電容,而且其抵抗輸入側低頻脈動的能力強,有利于減小輸入側濾波電容值,從而實現整個系統無電解電容化。該逆變電源具有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可靠性高、短路及斷路保護簡單等優點,符合中小功率光伏發電系統的要求。
該文首先介紹該逆變電源的工作原理,然后建立其數學模型,并設計閉環調節器。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仿真和實驗驗證,仿真和實驗結果證明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
在光伏發電系統中,太陽能光伏電池對環境因素非常敏感,受外部因素影響,其輸出電壓具有很大的波動性,即光伏逆變電源的輸入電壓是寬范圍變化的。在中小功率光伏發電系統中,光伏逆變電源多采用電壓源型橋式逆變電源,其輸出電壓峰值只能小于輸入側直流電壓值,這造成輸入側電壓波動范圍較大時,電壓源型橋式逆變電源不能滿足要求。
另外,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光伏陣列輸出的直流電壓會有小范圍的低頻脈動,同時考慮到逆變電源緩沖無功能量的需求,一般需要加入一個電解電容進行穩壓、濾波。為達到較好的穩壓、濾波效果,并聯電容往往需要使用大容量的電解電容,因此存在系統體積大、壽命以及可靠性低等問題。
解決輸入電壓寬范圍變化的問題,常見的措施是采用具有升降壓能力的逆變電源。傳統的具有升降壓能力的逆變電源可以分為隔離型逆變電源和多級型逆變電源。隔離型逆變電源中存在工頻或高頻變壓器,導致系統體積大、成本高。多級型逆變電源在電壓型逆變電源前級加入升壓型DC-DC電路,通過前級后級的協同控制實現升降壓逆變,但各能量級之間使用了大容量電解電容進行穩壓、濾波,導致系統效率低、可靠性差。
由于傳統方案的不足,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單級非隔離結構的逆變電源。與傳統方案相比,單級非隔離升降壓型逆變電源有諸多優點:無需變壓器、拓撲結構簡單、所需元件少;相比多級式拓撲其只有一個能量環節,因此在效率方面具有優勢。但是目前已經提出的單級升降壓型逆變電源大多沒有解決濾波器尺寸大的問題。
有學者提出了Z源逆變電源,Z源逆變電源通過將無源儲能元件組成的無源網絡加入橋式結構中實現升降壓逆變,但Z源逆變電源中無源網絡所需的電感和電容值較大,且其升壓能力較弱,盡管可以通過改變無源網絡使升壓能力得到提高,但是改變后的無源網絡結構復雜,硬件參數設計也變得困難。
有學者提出一種單級非隔離雙Cuk逆變電源,借助于Cuk電路的升降壓能力,該逆變電源可以實現升降壓逆變,但是該逆變電源中間電容值較大,且輸出電壓正負半周需要兩個直流電源獨立供電,增加了系統成本,雖可以采用單電源加兩個電容分壓的方式,但是分壓電容往往需要容值很大的電解電容,這將進一步降低系統的可靠性。
有學者提出一種集成式逆變電源,集成式逆變電源將升降壓型變換器和全橋逆變電源通過共用功率器件的方式集成在一起,雖降低了元器件數量,但是該逆變電源仍需要一個容值較大的電解電容。
針對已有方案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種基于Buck- Boost變換器的新型逆變電源,該逆變電源具有成本低、拓撲結構簡單、無需電解電容和可靠性高等優點。該逆變電源單級可以實現升降壓功能,適用于輸入電壓寬范圍變化的場合;其抵抗輸入側低頻脈動能力強,有助于降低輸入側濾波電容值,實現整個電路無電解電容化;該逆變電源在單位功率因數運行時,無需加入死區信號和疊流信號,因此可靠性強、輸出電壓總諧波畸變率(Total Harmonics Distortion, THD)低。本文理論分析了該逆變電源的工作原理及調制方式,并通過仿真和實驗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
圖1 新型Buck-Boost逆變電源拓撲結構
結論
本文針對中小功率系統,提出一種新型單級非隔離Buck-Boost逆變電源。對其拓撲結構、工作原理、調制方式、數學模型以及控制方法展開理論與仿真研究,最后搭建實驗平臺,通過實驗驗證了理論分析與仿真的正確性,得到以下結論:
1)新型單級非隔離Buck-Boost逆變電源不含電解電容,所需有源和無源器件均較少,體積小、成本低、可靠性高,該逆變電源單級可實現升降壓功能,對光伏發電等寬范圍輸入場合的適應能力強。
2)該逆變電源對輸入電壓低頻脈動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且具有短路及斷路保護簡單、輸出波形正弦度高的優點。
3)建立了逆變電源的數學模型,設計了閉環控制系統,仿真和實驗證明了在閉環控制下,逆變電源就可以跟隨給定、抵抗輸入電壓突變及負載突變擾動,具有良好的動靜態性能。